首页 资讯 正文

扬州一地发布干部任前公示

体育正文 26 0

扬州一地发布干部任前公示

扬州一地发布干部任前公示

绿水逶迤去,青山相向(xiāngxiàng)开。 在6591平方公里的扬州大地上,千百年来(qiānbǎiniánlái)矗立了一座座山体。它们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(píngyuán)地区,海拔最高149.5米(mǐ),最低28米,常常被人忽视。 曾几何时,这些山体或(huò)沉眠大地,或遭受采挖,落后的开发条件和粗放的增长方式,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(jídà)的破坏。 党的(de)十八大以来,扬州秉持“绿水青山就是(jiùshì)金山银山”理念,推动对山体资源的保护、修复与利用,逐渐呈现出山峦还翠、绿蓝泼墨(pōmò)的湖光山色之美(zhīměi)。2024年,扬州实施“一山一策”工作行动,从生态(shēngtài)图谱与文旅价值双重维度,对山体进行科学规划定位,实施保护性利用,让青山常在、绿水长流、空气常新。 真理伟力,让(ràng)扬州(yángzhōu)的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。无数人为之惊讶——“原来扬州有山”。 以前,人们(rénmen)靠山吃山;如今(rújīn),爱山护山;未来,养山享山。近日,记者分多路走进扬州的山林之间,体验山体容颜之变(zhībiàn)、山乡产业之变、山民命运之变。 山还是那座(nàzuò)山,山已不是那座山。 绿荫笼罩的铜山。 受访者(shòufǎngzhě)供图 ——山(shān)重重,水重重,飞絮流云西复东。 根据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的资料,以黄海高程30米(mǐ)以上作为山体认定标准,该市境内共有(gòngyǒu)铜山、龙山(lóngshān)、捺山、白羊山、庙山、神居山、甘泉老山(老山汉墓)和蜀冈(shǔgāng)三峰八座(bāzuò)山体,涉及仪征市、高邮市、邗江区、蜀冈-瘦西湖风景名胜区。其中,铜山海拔149.5米,是苏中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。 6月的铜山,绿荫笼罩,百鸟啾啁,绵延的山体仿佛是(shì)大地母亲舒展(shūzhǎn)的臂膀,将静静的胥浦河、白鹭湖环抱(huánbào)其中。仪征市自然资源和(hé)规划局的同志说,铜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1.59%,是宁镇扬城市群中的“绿肺”和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生态区。 因为处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,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(de)铜山一直保存得很好。仪征市枣林湾旅游(lǚyóu)度假区管理办规建(bànguījiàn)应急部的同志说,铜山上有45种植物,记录鸟类16种,地上动物更多,野兔(yětù)、黄鼬十分常见。 走进铜山(tóngshān),顶上有监控探头,路上有巡逻队员(duìyuán),“查到偷采、偷倒垃圾的,即立案。” 相比之下,东北方向距离10.9公里的捺山,40多年(duōnián)前(qián),却是另一番景象。 今年60岁的杨世洲,1981年调入捺山茶厂,在山脚下生活工作了44年。“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,捺山开采砂石十分疯狂,每天中午11点(diǎn),10多家(duōjiā)矿石场就开始(kāishǐ)‘放炮’。” 矿石场一作业(zuòyè),附近村民就习惯性地躲远,但是爆破的碎石还是经常砸坏房屋、砸伤人员。“按照当时的进度,没几年捺山就不存在了。”杨世洲(yángshìzhōu)回忆起那段岁月,神情(shénqíng)严肃。 从1995年起,捺山逐渐停止开采,10多家矿石场关闭。如今(rújīn)是捺山茶厂综合科科长(kēkēzhǎng)和护林员的(de)杨世洲,每周两次巡山,排查安全隐患、严防盗采盗伐。在捺山茶厂5名护林员和周边村委会护林员的共同守护下(xià),捺山逐渐“康复”。 同样见证捺山变迁的(de),还有50多岁的秦恒远。年轻时,他做过(guò)“撬石工”,如今在捺山地质公园工作,从一个“采山人”变成了(le)“守山人”。 “资源饭好吃,但总有吃完的时候。现在捺山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越来越(yuèláiyuè)好,大伙不仅(bùjǐn)居住环境改善了,收入也增加了,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‘生态红利’。”秦恒远冒出一句话,“不能要钱不要命。” 根据记者的调研,被考证为“帝尧故里(gùlǐ)”的高邮神居山,怕是曾经受伤最(zuì)严重的山体。顾文朋以前是采石场搬运站站长,当年炸山(zhàshān)采矿的情景历历在目。 “上个世纪六十年代,采石场开始(kāishǐ)运营,每天车队运走几百吨(jǐbǎidūn)石料,扬起的(de)尘土能飘出好几里地。”站在悟空寺身后一座山脊上,顾文朋指着底下的一片葱茏湖泊,语气沉重,“这个(zhègè)‘天池’,就是当年炸山留下的矿坑,最深的地方差不多有30米。” 20世纪90年代,国家开始加强(jiāqiáng)对矿产开采的管理和限制。对于海拔不高、山体不多的扬州来说(láishuō),“令行禁止”的传导效应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缓冲期。在此期间,关停、偷采(tōucǎi)的斗争一直就没停止过。 拿捺山所在地月塘镇来说,全部关停(guāntíng)境内砂石场,一直到2016年才(cái)实现。曾经跑过砂石运输生意的童先生说,靠着贩卖雨花石、给建筑工地(jiànzhùgōngdì)出售砂石,村民渐渐富了(le)。房子翻新了,车子添置了,但是山秃了,水臭了,整天生活在漫天的“烟雾玫瑰”里,果真是我们想要(xiǎngyào)的吗? 痛定思痛中,许多人(rén)无助、迷茫,也在期盼、等待。 ——山青青,水碧碧(shuǐbìbì),高山流水韵依依。 如果用一个时间(shíjiān)线,给山体保护(bǎohù)作一个鲜明的注解,那就是2016年。 那年(nànián)临近岁末,一个代号“263”的行动计划在江苏省成为热词——11月16日(rì),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向江苏反馈督察情况时,省委、省政府提出,从(cóng)年底开始实施“两减六治三提升”专项行动。 生态染沉疴,去疴如抽丝。在历史欠账多、产业结构重、发展转型(zhuǎnxíng)难(nán)的条件下,已有成绩犹如滚石上山,不进则退。 新的一年,扬州史无前例(shǐwúqiánlì)地打响大气、水、土壤防治三大攻坚战,以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高质量为目标导向,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;拉网式排查企业,制定“一企一策”整治方案。其中,砂石(shāshí)场就是专项整治的重点之一(zhīyī)。 从此,拥有火山地质遗存(yícún)的(de)捺山保住了,后来入选“中国森林体验基地(jīdì)”的龙山,被称为“淮南众山之母”的神居山,进入了全面修复加速期。 矿关(kuàngguān)了,但生态完全恢复还需要时间。把“绿水青山”变成“金山银山”,首先(shǒuxiān)得让山变美,水变清,山体上面长满绿。 位于仪征青山镇的龙山,国家3A级旅游景区,海拔40多米(duōmǐ)。2016年,青山镇投资8000多万元对(duì)龙山进行山体生态修复,千亩(mǔ)竹林(zhúlín)长成了“天然氧吧”。三个(sāngè)深达数十米的矿坑被改造成龙泉湖、龙须湖、龙珠湖,水域面积达650亩,其中龙泉湖水质达到二类标准,周边群众拍手称快。 几乎同时,刘集镇白羊山的(de)半山腰上,制砖的土窑拆除后,斗山组、红星组等四个村民小组238户整体搬迁。村民高建华激动不已:“当年扛着坯模下山(xiàshān)时,镇干部(gànbù)承诺‘你们腾出地方,我们(wǒmen)还大家青山’。现在来看,他们说话算话,做到了。” 在刘集镇副镇长詹德健的(de)巡山日志里,记录下了这些年的植树数据:“2015年春,北坡(běipō)补植马尾松3000株;2017年秋,东麓栽种(zāizhòng)香樟200棵……” 这份绿色接力跨越千年(qiānnián):从1700年前滋养农田(nóngtián)的陈公塘,到2019年新拓出千亩白羊湖,生态基因一脉相承。 与山体生态修复同步(tóngbù),各地加强了山体周边环境整治、基础设施完善(wánshàn)。 “镇政府每年从有限的财政收入中,挤出资金用于龙山基础设施修缮(xiūshàn)。”青山镇副镇长刘在兴说,龙山景区管理办公室成立以后,仍每年坚持(jiānchí)拿出200万元用于山体日常维护(wéihù)。 2018年第十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、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相继落户(luòhù)枣林湾,给铜山带来流量的(de)同时,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 “为了把最美的枣林湾展示给世人(shìrén),当时仪征把涉及‘两园’的环境整治工作纳入‘263’专项行动(xíngdòng),铜山直线距离(jùlí)不到1000米,当仁不让列入其中。”曾任枣林湾管委会副主任的徐朝昌说。 由此开始,在铜山森林公园(sēnlíngōngyuán)规划面积4.94平方公里范围内,一条条沥青道路形成了闭环(bìhuán)交通,一条条乡村河道变成了景观(jǐngguān)河道。交通信号灯、道路监控、现代桥梁、公共厕所不断设置,山水交融、自然呼吸、品质(pǐnzhì)居住,一座体育小镇悄然崛起。 铜山村里,“农家(nóngjiā)乐”“渔庄”“茶社”像春笋一样出现,吸引着城里人来吃农家饭、摘农家果、捞农家鱼(yú)、戏农家水。 绿水青山回来了,人来人往多了,“金山银山”有眉目(yǒuméimù)了。绿色的种子,已然埋进山乡人的心田(xīntián)。 ——山(shān)绵绵,水澹澹,百里河道升炊烟。 在“两山”理念指引下(xià),扬州的山水画卷(juǎn)徐徐展开。时代总是给践行者提出新要求:建设生态宜居名城,扬州要更好(hǎo)地保护好、利用好每一座山。 2024年3月19日,《扬州市“一山一策”工作(gōngzuò)行动方案》正式发布。方案提出(tíchū),按照“生态优先(yōuxiān)、绿色发展,科学规划、合理利用,多元合作、协同推进(tuījìn)”的总体原则,分年度推进保护利用工作。其中,2024年完成该市山体保护利用规划研究方案和所有山体“一山一策”保护利用实施方案编制(biānzhì),启动实施首批“一山一策”项目(xiàngmù);2025—2027年,每年度实施完成一批“一山一策”项目。 方案同时明确了十大重点任务:加大森林资源(zīyuán)保护(bǎohù)力度,提升森林资源品质;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,保障生态系统安全;修复(xiūfù)受损山体生态,完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;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监测治理,切实提高防灾抗险(kàngxiǎn)能力;开展(kāizhǎn)山体周边环境整治,提升区域环境形象;强化山体景观风貌控制,完善周边地块详细规划;挖掘(wājué)山体文化旅游资源,打造特色(tèsè)山体文旅品牌;发展山体体育项目,谋划(móuhuà)山地体育赛事;培育农业特色产业,推动绿色经济发展;推进山体公园建设,构建邻近山体绿道系统。 说起“一山一策”工作行动,仪征市(yízhēngshì)自然资源和(hé)规划局用地规划科科长孟薇说,扬州境内八座山体,仪征占了五座,“我们是(shì)‘一山一策’工作行动的主阵地,所以仪征市里(lǐ)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。仪征市委、市政府五个班子成员,一人挂包了一个山头。” 在(zài)五座山体中,白羊山(báiyángshān)因为生物多样性丰沛、文旅融合潜力显著,作为先行试点。 晨光初绽,海拔(hǎibá)63.8米的白羊山(báiyángshān)公园在薄雾中苏醒。蜿蜒山径隐入茂密丛林,清脆的鸟鸣与树叶的簌簌声交织成曲。山脚下千亩水域波光潋滟,倒映着82%覆盖率的苍翠森林。这座(zhèzuò)距扬州市区仅15分钟车程的宁镇扬“几何(jǐhé)中心”,正经历一场静水流深般的蜕变。 2024年6月,刘(liú)集镇编制白羊山(báiyángshān)“一山一策(yīcè)”保护利用实施方案,按照“都市绿肺(lǜfèi)·山湖田园综合体+宁扬微旅·康养休闲目的地”发展定位,明确了43个具体项目。其中,2025年实施19个首发项目。项目全部建成后,将进一步提升白羊山片区文旅产品供给(gōngjǐ)能力,搭建起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,为(wèi)仪征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、打造“长三角重要文旅文创新高地”提供坚实支撑。 白羊山先行一步,众山也快步跟进(gēnjìn)。 “漫步琴韵甘泉(gānquán)山,欢饮老山不老水。”在扬州市区最高峰——海拔63米的省级文保单位甘泉老山上,邗江区甘泉街道办事处副(fù)主任陈昊旻每周例行来一次巡山。他(tā)的身后,是一块(yīkuài)铜铸的老山宣传标识牌。 扬州启动“一山(yīshān)一策”工作行动(xíngdòng)以来,甘泉(gānquán)街道迅速划定保护范围、完善保护设施、提升景观风貌(fēngmào)。在山上,实施山体风貌、人居环境整治行动;在山下,环山道路黑色化已初现雏形,沥青马路通到了山脚。 首发(shǒufā)项目方案已初步确定,正积极对接文保部门审批。其中,山体(shāntǐ)南侧入口(rùkǒu)打造广场项目,为老山树立起崭新的门户形象;实施甘泉山汉墓封土堆保护(bǎohù)、甘泉井初步保护、植被与(yǔ)塌方点整治等工程,从细节处筑牢文化遗产的保护屏障;完善山体公共空间设施,为后续的保护和利用创造有利条件。 “目标是(shì)打造(dǎzào)一座以遗址保护、汉文化传承为场景特色的近郊山地休闲游憩公园。”陈昊旻说,未来,甘泉山将与“扬州(yángzhōu)第三园”陈园、千亩(qiānmǔ)樱花园连成一片,打造市区北部乡村旅游目的地,实现“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,显老山、露甘泉”的美好愿景。 一山(yīshān)一策,众山可期。 铜山,目标定位全国知名的体育健康休闲小镇,实施近(jìn)远期30个项目,实现“山水(shānshuǐ)两相依,动静两相宜”。 龙山,规划生态景观(jǐngguān)提升、文旅品牌提升、景观风貌塑造等3大类36个项目(xiàngmù),建设“城市微度假目的地”。 捺山,以“万年地质·千年(qiānnián)茶韵·百年康养”为定位,致力于打造“地质+茶韵+康养”的亲子研学度假(dùjià)目的地。 庙山,以“汉风妙境(miàojìng)、野趣庙山”形象为定位,结合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要求,打造汉文化艺术和美宜居田园乡村。 神居山,以保护优先、开发适度(shìdù)、休闲为主、体验至上为总基调,打造融山水(shānshuǐ)生态休闲、传统文化展示、科普研学(yánxué)体验于一体的“神居仙境·江淮天池”山水田园旅游度假区。 蜀冈三峰,以重塑十里生态绿廊、复兴(fùxīng)十里人文长廊、提升十里景观视廊为(wèi)核心任务,展现“衔山接水、孕育扬州”的蜀冈风貌,打造“两山(liǎngshān)”理念扬州实践展示窗口。 项目或(huò)建成、或在建、或酝酿,“一山(yīshān)一策”指导下的八座山体保护和利用,犹如一只奇妙的盲盒,打开了扬州人的山乡梦。 ——山朦朦,水蒙蒙,一碧(yībì)溪水流西东。 6月27日,周五上午9:00,白羊山户外(hùwài)猩球山野度假乐园入口排起了车龙。“请苏K·W58**的车主挪一下车!”保安惠云(huìyún)的对讲机响个不停。不远处,彩虹滑道上传来(lái)阵阵尖叫声,扬州市民陈先生擦着汗笑道:“孩子玩了三次丛林穿越还不尽兴,说下周要(yào)带同学(tóngxué)来!” 几公里外的工地上,正在勾勒未来图景。再过不久,白羊山(báiyángshān)文旅综合体(zōnghétǐ)项目将正式呈现,总用地(yòngdì)面积18689.84平方米,一期工程(gōngchéng)拟建设一栋酒店、一栋咖啡馆;二期工程拟建设一栋酒店、一栋商业综合体。很快,山村里就会飘起咖啡香。 几公里(jǐgōnglǐ)外的菌田里,被松针覆盖的褐色菌朵顶着露珠探头探脑。“刚送走冶春茶社的冷链车。”白羊村党总支书记郭俊弯腰采下一朵赤(chì)松茸,乳白(rǔbái)汁液从菌柄渗出。这处30亩田里的菌菇,如今成为扬州城区(chéngqū)精致餐饮的“御用食材”,每斤售价比普通蘑菇高出15元。 环境越来越美,人气也越来越旺,白羊村乘势打造了(le)“白羊人家”农家乐。进入暑假,农家乐灶火正旺,赤松茸炖着(zhe)竹林鸡,香气飘向停车场,那里(nàlǐ)停着三辆挂着“沪”字牌照的房车。 借着(zhe)逐渐高涨的人气,刘集镇已经举办了(le)两届“刘集之夏”音乐烧烤嘉年华。去年活动画面的镜头,还登上了央视(yāngshì)新闻。“嘉年华期间,消耗了3000多斤羊肉,烤架都不够用!”活动策划负责人熊亚民刷着手机相册,喜不自禁(xǐbùzìjīn)。 眼下,熊亚民正策划第三届“刘集之夏(zhīxià)”,笔记本上写着新打算:增设菌菇烧烤专区(zhuānqū),就用白羊村现采的赤松茸。 扬州的山乡,悄然成了无数人的“诗与远方”。他们(tāmen)中间,有游客(yóukè),有创客,有拍客,还有投资客。 “以前,靠砂石资源发展工业。如今,带着风景去招商。”最近,忙着招商的青山镇人大主席(zhǔxí)赵旭东,正在争取开源国际龙鸣谷城市微度假目的地文旅项目落地。这个文旅项目涵盖了(le)儿童乐园、船屋、书屋、水上游乐、竹艺竹雕(zhúdiāo)、森林康养等,“农文旅”深度(shēndù)融合,将(jiāng)助力青山镇蹚开一条“旅游+民宿+康养+非遗技艺”的绿色发展新路子(xīnlùzi)。 渐渐尝到“一山一策”甜头的山乡人(rén),招商引资也越来越自信。在神居山的资源利用上,曾有多家外地公司(gōngsī)找上门,一开口就要重投资、大(dà)拆大建。 “不管投资(tóuzī)体量(tǐliàng)有多大,踩红线、可能破坏(pòhuài)山体生态的项目一概不要!”以前做过招商的高邮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谭杰介绍,目前悟空寺修缮工程正在进行,温泉路提升改造工程已完工,备受期待的温泉酒店预计8月就能试营业。眼下,高邮高新区正与(yǔ)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及多家企业洽谈,探索多元(duōyuán)合作模式。 一山(yīshān)一策,更改变着山乡人的命运。 铜山村共有1400多户,其中400多户土地征用后陆续搬进了“山头集中(jízhōng)居住区”。从村民变成社区人(rén),变化的不仅是身份,还有(háiyǒu)精神气质。去年11月,当地村民跑上了枣林湾半程马拉松的赛道,涌进了枣林湾音乐节。他们(tāmen)平时爬山、跑步,一身运动装,已经分不清到底是山乡人还是(háishì)城里人。 山乡巨变,更掀起年(nián)轻人的返乡潮。2022年,岑霖退伍后通过(tōngguò)公开招录考试,考进了铜山村村委会。理着寸头的岑霖现在是村治调主任,分管信访维稳、环境整治。“‘一山一策’工作行动启动以来,村民对(duì)未来信心更足了,矛盾明显(míngxiǎn)少了。” 张艳是铜山体育小镇冠军部落国际营地的业务经理,一名“95后”,兼职(jiānzhí)仪征市生物多样性观测站(guāncèzhàn)的讲解员。她一脸自豪:“我喜欢给孩子们讲解铜山的鸟、铜山的水、铜山的故事,更喜欢组织团建活动(huódòng),拓展(tuòzhǎn)培训(péixùn)业务。别忘了,帮我们多宣传宣传,引荐引荐一些合作项目。” 因为一座(yīzuò)山,落户一座园;因为一些人,来了一群人。岑霖说:“我们不是最早扎根山村的年轻人,但相信会有越来越多(duō)的同龄人,奔赴(bēnfù)青山,回归乡野,创业创富。” 铜山上,有一处人文景观——仙人下棋(xiàqí)。相传很久以前,有个小孩上山拾(shí)粪,路过一个洞口,看见两个仙人在下棋就挤进去观战。等到仙人下完一盘棋出洞时,小孩才发现粪箕和弯勺变成了(le)铁粉,回家后(hòu)才知道已经过去了一百年,真是“洞中一盘棋,世上一百年”。 从“仙人(xiānrén)下棋”的美丽传说到“一山(yīshān)一策”的系统谋划,这座“苏中第一峰”仿佛在诉说(sùshuō):沧海桑田,巨变无限。真正的山体振兴,是(shì)让守护青山、热爱青山的人,看见伟大真理的力量,听见绿水长流的欢歌。 记者 周明涛 袁文生 嵇(jī)长青 陈云飞 张旭 钱伟 陈晨 李彬彬(bīnbīn) 陈高飞
扬州一地发布干部任前公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